一、按茶色不同分类
按不同的茶色,可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也是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1、绿茶品种
又被称为不发酵茶,也就是说,绿茶的发酵度为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均以绿色为主色调。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有数据显示,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
各类绿茶名品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峨眉竹叶青、南京雨花茶、庐山云雾、安化松针,等等。
2、红茶品种
红茶均为全发酵茶,其发酵度为80%~90%。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色调。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其中,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起源于16世纪。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远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如今叫“正山小种”。
各类红茶名品有:祁门功夫、滇红功夫、宁红功夫、川红工夫、越红功夫、闽红功夫,等等。
3、乌龙茶品种
亦称青茶,为半发酵茶,发酵度为30%~60%。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
乌龙茶是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既有绿茶的清芬香,又有红茶的浓鲜味,素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
各类乌龙茶名品有: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安溪色种、台湾乌龙、八角亭龙须茶、大红袍、铁罗汉,等等。
4、白茶品种
白茶同样是我国特产,一般地区并不多见,最早由福建福鼎县首创,现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
白茶的主要特点是毫色银白,且芽头肥壮,冲泡后,汤色黄亮,滋味鲜醇,还能起药理作用,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各类白茶名品有: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寿眉,等等。
5、黄茶品种
属于微发酵茶,发酵度为10%~20%。其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由于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黄茶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
各类黄茶名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温州黄汤、广东大叶青,等等。
6、黑茶品种
属于后发酵茶,发酵度为100%。也因为发酵时间较长,其叶色多呈暗褐色。
黑茶主要供一些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饮用,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各类黑茶名品有:湘尖、黑砖茶、老青茶、四川边茶、普洱茶、六堡散茶,等等。
二、按茶叶生长环境不同分类
根据茶叶不同的生长环境,可将茶叶分为:平地茶、高山茶和丘陵茶。
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于高山环境正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所以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丘陵茶:介于平地茶和高山茶之间,或是根据实地环境倾向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