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2中国餐饮加盟展】北京加盟展_餐饮加盟展_特许加盟展_创业加盟展_品牌加盟展开幕还有:
2017中国饮品店发展报告:回老家开一家奶茶店可行吗?
2017-09-11 10:23:09 查看: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虽是一句网络调侃语,但是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物价高是事实,高压之下不少年轻人选择了“逃离北上广”,返回家乡自己创业,这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大多数三线城市以及城镇的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能力也越来越高。很多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存了点钱,于是想回老家开一家饮品店,一边可以照顾父母,一边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城市里悠闲的享受生活。那么2017年整个饮品店市场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

“排队、限购、黄牛加价”,很难想象些词汇是用来形容茶饮店的。喜茶、一点点、因味茶、奈雪の茶等“网红茶饮”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现象。饮品店真的这么火?为何会有这样的发展?我们现在入场还来得及?我们不妨来看看,相信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将达千亿规模

饮品作为轻度餐饮,没有固定的用餐场景,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各种消费与娱乐活动:为购物提供小憩、成为观光旅游的伴侣、在工作的时段提供精力的补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餐饮行业也在蓬勃发展,2020年预计餐饮行业规模达5.1万亿元。整个市场的发展,必定会带来饮品行业的繁荣。

中国现制饮品行业究竟有多大,还没有比较权威的说法,但我们可以通过时下流行的一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大致的估算: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对中国25个城市15岁到45岁消费者的采样统计,我们可得到现制饮品的实际的空间应超过千亿。

▲ 人口、城镇华旅、人口年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杯均价、年均购买杯数来自凯度消费者指数

“冒雨排队”、“围堵星巴克”、"千亿市场“”看着别人的饮品店开一家火一家,你是不是也心动了?

饮品店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在饮品店高毛利、高坪效、低投入的诱惑之下,不少创业者前仆后继,进入了这个充满诱惑,也同样充满竞争的行业;对着个行业感到心动的同时,你是否知道最近一年一线城市饮品店增长整体放缓?是否察觉咖啡行业门店数锐减?是否发现奶茶店越来越多?

整体竞争愈发激烈,关店数激增

美团点评数据显示,15年下半年开始,半年饮品店关店数逐渐增加,17年上半年饮品店关店数超过开店数28%。

一线城市增长乏力,二线或成新的增长点

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2017年4月饮品店门店数同比增长分别为6%,1%,29%;波士顿咨询公司认为中国的小城市中产消费热情正在飞速发展,饮品店可能正赶上这一浪潮。

▲ 城市分级依据《第一财经周刊》2017年发布的城市分级榜单。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重庆、南京等,二线城市包括厦门、福州、无锡、合肥、昆明等,下同。

人均15元以上饮品强势增长

相比于整体增长的疲软,人均15元以上饮品店数量在各地都有明显增长,较高品质、服务和环境的饮品店正在一二线城市飞速发展,这也预示着品质饮品赶上了消费升级的风口。

奶茶店增长迅速,咖啡店负增长

四个饮品店类型中,奶茶店门店数量增长迅速,鲜榨果汁店增长疲软,咖啡店出现负增长。在咖啡厅整体门店下滑的同时,大品牌咖啡厅迅速扩张;奶茶和鲜奶酸奶大品牌扩张速度与整体相近;鲜榨果汁大品牌增速较大。

▲ 大品牌指全国门店数量超过50家的品牌。

饮品网红之奶茶:内陆增长迅猛

奶茶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遍布全国,发展到人均GDP破8000美元的今天,正在稳步摆脱“廉价”的标签,向“茶饮”迈进。

奶茶店在2016年发展比较迅猛,超过8000家的省份从年初的2个增长到年末的6个。近期数据显示,全年茶饮店增长率内陆明显高于沿海,贵州、甘肃、西藏增长率最高。

奶茶店内陆发展迅猛

奶茶发源于东南沿海,但内陆地区对奶茶口味的认可也逐渐提高,可以预见未来内陆省份奶茶店会越来越多。

品牌扩张仍以加盟为主

主要奶茶品牌仍采取加盟作为发展手段,直营品牌近期受媒体关注较多,但在奶茶店整体中占比较小。

到底是谁在消费饮品?

传统饮品女性和年轻人是主力军

从性别来看,饮品店消费者中女性的比例占76%,其中咖啡男性比例相对最高,鲜奶酸奶男性比例相对最低;而从年龄来看,71%的用户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新式茶饮受众人群正在变得广泛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过对近一年来出现的新式茶饮进行调查发现,通过品牌和产品的改变,受众人群正在变得更加广泛。

某大热“新式茶饮”品牌16年用户中男性比例接近42% ,拥有更高消费能力的25~35岁群体在消费者中所占比例增大;通过品牌和产品的改变,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群体。

女性买的更多,男性买的更贵

在饮品店消费客单价最高的是35岁以上男性;女性比男性年均消费频次更高;各年龄段消费频次无显著差异。

饮品店的前路到底如何?

行业空间

增量需求+存量替代,新中式茶饮潜在规模约400~500亿元,“产品派”与“格调派”共筑消费升级新风口,资本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新中式茶饮市场来自增量需求和存量替代:对传统奶茶店、对冲调类热饮(速溶咖啡等)、对CO2饮料等的替代。

综合对比冲调类热饮销售额(1200亿元)、“咖啡&其他饮品店”(926亿元)以及“传统奶茶等其他饮品店”销售额(413亿元),我们推算新中式茶饮潜在市场规模在400~500亿元。

以喜茶、奈雪の茶为代表的产品派注重饮品本身,主力单品价位在22-25元;以因味茶、大益茶为代表的格调派注重高投入打造品牌价值,主力单品价位在30~35元,定价对标星巴克。

IDG、天图资本、刘强东等投资新式茶饮,资金投向主要为展店、供应链、中央厨房等内容。

核心要素

品质与创新、供应链、营销。茶饮的高品质是基础,体现在:

1)健康性:用奶和上等茶叶代替奶精和茶精,添加水果、淡奶油等;

2)以配料、工艺等保障“好喝”的口感;

3)稳定性和一致性。茶饮易被模仿,必须持续进行原料与配方创新、发展衍生品保持差异化和时尚性。

茶饮品质主要取决于基底茶,所用茶叶是新中式茶饮的最大成本项。掌控上游茶叶供应链是大型新中式茶饮连锁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新媒体是链接新式茶饮和目标年轻消费客群的重要途径,加大新媒体营销、粉丝晒图对品牌反向营销形成良性互动是新式茶饮的重要宣传方式。

外卖延伸了饮品店

饮品店传统面向客户是门店周围500米的固定客户和其他流动客户,而外卖的高速发展,已不需要消费者到店购买饮品,饮品店的触达范围扩大数十倍。

发展方向

短期竞争加剧;中长期产品派有望现全国龙头,规模比肩星巴克。新中式茶饮进入壁垒较低,单店前期投入在30~150万元,行业爆发式增长吸引了众多进入者,行业高度分散,竞争激烈。

以喜茶、奈雪の茶为典型代表的产品派新中式茶饮对消费者喜好理解深入,产品创新能力强,定价合理,受众广泛;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扩张,同时提升供应链控制力,强化差异性和盈利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星巴克中国2016年网点数2242家,销售收入138亿元人民币,平均单店收入617万元。我们判断未来行业龙头门店总量可达1000家左右,而平均单店年销售额有望达到1200万元,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20亿元以上,与星巴克销售体量相当。

格调派资金实力雄厚,背景资源强大,在设备配备和门店设计上更胜一筹。但因产品力相对较弱,定位高而受众相对狭窄,故其盈利能力仍待观察。
TAGS:         
上一篇:餐饮行业,如何打造既“吸睛”也“吸金”的店面环境呢?     下一篇: 潮汕牛肉火锅阵亡率高达80%!那些笑到最后的都做对了什么
友情链接 / Friends link

免费咨询

  • 王先生: QQ
  • 王先生: QQ
  • 010-85785068
  • 13466724050
  • 北京连锁加盟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