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的帝国陨落,是谁“掏”空了整个金钱豹?
2018-03-16 08:19:32 查看:
江湖险恶,餐饮从来不是一个平静的江湖。曾经高端餐饮代表之一的金钱豹,如果从 1991 年创始人袁昶平在台中市开出第一家金钱豹算起,这个起于台湾的餐饮品牌至今已有 27年的历史,终究还是没能逃过“陨落”危机,令人唏嘘不已。
2018年的最新消息是,上海金钱豹国际美食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飞被依法限制出境,多地金钱豹餐厅陆续关门,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账面上已无1分钱可用。
今年2月,金钱豹涉及8起仲裁。在其中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中,法院终结了一名曾在北京金钱豹餐厅工作的职工申请的强制执行程序。仲裁书中法院称,经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无房产及车辆登记信息,无对外投资及分支机构,因此,将被执行人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终止了本次仲裁的执行程序。
曾经的金钱豹帝国有多辉煌
回顾金钱豹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金钱豹从发家到鼎盛,赶上了社会发展的红利。1991 年创始人袁昶平在台中市开出第一家金钱豹,赶上了90 年代,台湾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 万新台币涨到 11 万的时期,“金钱豹”三个字透露出当时暴富的文化心理,台中店号称是东南亚最大酒店;2003 年,金钱豹以自助餐的形式进入中国内地,第一家店开在上海,那一年,中国的人均 GDP 刚刚突破一万元人民币,中国的餐饮消费进入了暴饮暴食的阶段。
人均二三百元、400 多道菜品、三文鱼和哈根达斯畅吃的金钱豹很快成为了一种奢华消费的身份象征,非壕友请客、公款团建,不轻易选择。商场 6 楼的大餐饮招商,如果能邀请金钱豹进驻,也是一种荣耀。
2010年,金钱豹获得9亿元营收。2011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曾提出“3年内在大陆拓展40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3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并计划当年下半年让金钱豹赴港上市。2011 年 7 月,袁昶平把 IPO 失败的金钱豹以 15 亿元卖给了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交易达成后不久,袁昶平即卸任。
而安佰深管理期间,原本 18 家分店快速扩张,最高时超过 30 家,且几乎遍布中国各大主要城市。时任金钱豹中国CEO的缪钦曾对外表示,预计到2015年,金钱豹将实现销售20亿元和50家门店的目标。南至福建福州,北至呼和浩特和哈尔滨,都有金钱豹。
4次易主,终究走向“陨落”边缘
近几年来,金钱豹的业绩不断下滑,利润也出现由盈转亏,企业在多次被转手出售。
第1次:Nice Race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金钱豹进入内地市场时的母公司是Nice Race集团,在港股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曾经是Nice Race集团的控股股东。2013年,金钱豹开始亏损。许多门店还未收回成本就匆匆关闭,石家庄的金钱豹只开了半年。同年,央视曝光的“假鱼翅”事件中,金钱豹就在其中,鱼翅鲍鱼等菜品停售。
第2次: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
2011 年 7 月,袁昶平把 IPO 失败的金钱豹以 15 亿元卖给了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交易达成后不久,袁昶平即卸任。
第3次:嘉年华国际
2015年6月被二次转手给在港上市的嘉年华国际,交易价格大幅缩水至当年的2.53亿港元。据嘉年华国际披露的财报,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约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虽然嘉年华国际在接手金钱豹后,对其业务进行了重组,大幅关闭了亏损门店,但金钱豹的业绩并未得到好转。其2016年年报显示,嘉年华国际餐饮业务收入约为4.39亿元,餐饮业务业绩亏损约为7245万元。
2017年7月,有媒体报道,北京最后1家金钱豹自助餐厅停止营业,随后上海的餐厅也宣布关门结业,“留下一堆被拖欠3个月工资的员工,和充值金钱豹储值卡的顾客”。
第4次:Basic Astute Limited
2017年底,一纸公告宣布了嘉年华国际对金钱豹的“放手”:12月22日,嘉年华国际公告称,已将金钱豹餐厅母公司 Nice Race Management Limited的股权出售给 Basic Astute Limited。
交易公告再次披露了金钱豹的经营情况。公告显示,金钱豹餐厅2015年税后亏损3.1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57亿元),2016年税后亏损7896.7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6391.48万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Nice Race Management Limited的净负债为约人民币7.12亿元(相当于约8.41亿港元)。
目前,金钱豹餐厅的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金钱豹餐厅在中国被“掏”空,有以下4个原因导致。
第一,餐饮重启资产模式的死胡同。金钱豹每家店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动辄上千万元装修费,还一度扩张到30家店,且自助餐的采购压力大,尤其开到二三线城市,没有多少人消费得起。
第二,内部管理混乱、食品危机,崩塌由内到外,尤其是2013年爆出假鱼翅事件,重创品牌声誉,打击消费者信心。
第三,经营模式老化,年轻人不买单。两三百元的均价,即便放到今天也不便宜,在如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金钱豹理应争取到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但在如今一个个都号称“吃货”的时代,大家讲究的是吃的精致,吃的有特色。
第四,过去十几年,中国自助餐行业已经从蓝海变红海,市场小但竞争大,除了金钱豹都在力求转型。也有人认为跟吃政商饭有关,餐饮业被迫转型,但即便没有如此,多次易手的波折,金钱豹的消失可能也是迟早的事。
结语
金钱豹、俏江南、湘鄂情等高端餐饮的“陨落”,这并不意味着,高端餐饮就没有市场了。有数据显示,2016年高端餐饮增长率达到了8%。事实上,真正称得上高端餐饮是稀缺且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曾经无限风光的高端餐饮们要想转型成功就必须要真正理解“高端”的内涵。“高端”不应该是“高价格”,而是让餐饮业回归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消费体验。
2018年的最新消息是,上海金钱豹国际美食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飞被依法限制出境,多地金钱豹餐厅陆续关门,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账面上已无1分钱可用。
今年2月,金钱豹涉及8起仲裁。在其中一份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做出的裁定中,法院终结了一名曾在北京金钱豹餐厅工作的职工申请的强制执行程序。仲裁书中法院称,经查询发现,被执行人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无可供执行的银行存款,无房产及车辆登记信息,无对外投资及分支机构,因此,将被执行人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终止了本次仲裁的执行程序。
那么,是谁“掏”空了整个金钱豹?
曾经的金钱豹帝国有多辉煌
回顾金钱豹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金钱豹从发家到鼎盛,赶上了社会发展的红利。1991 年创始人袁昶平在台中市开出第一家金钱豹,赶上了90 年代,台湾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4 万新台币涨到 11 万的时期,“金钱豹”三个字透露出当时暴富的文化心理,台中店号称是东南亚最大酒店;2003 年,金钱豹以自助餐的形式进入中国内地,第一家店开在上海,那一年,中国的人均 GDP 刚刚突破一万元人民币,中国的餐饮消费进入了暴饮暴食的阶段。
人均二三百元、400 多道菜品、三文鱼和哈根达斯畅吃的金钱豹很快成为了一种奢华消费的身份象征,非壕友请客、公款团建,不轻易选择。商场 6 楼的大餐饮招商,如果能邀请金钱豹进驻,也是一种荣耀。
金钱豹在上海刚开业时,门口大排长龙,这在当时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物质还没没有足够丰裕的年代,金钱豹的大而全,以及市面上不多见的海鲜品类都让它成为了一种稀缺性的存在,这让它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2010年,金钱豹获得9亿元营收。2011年,金钱豹创始人袁昶平曾提出“3年内在大陆拓展40家店面,年营业收入挑战3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并计划当年下半年让金钱豹赴港上市。2011 年 7 月,袁昶平把 IPO 失败的金钱豹以 15 亿元卖给了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交易达成后不久,袁昶平即卸任。
而安佰深管理期间,原本 18 家分店快速扩张,最高时超过 30 家,且几乎遍布中国各大主要城市。时任金钱豹中国CEO的缪钦曾对外表示,预计到2015年,金钱豹将实现销售20亿元和50家门店的目标。南至福建福州,北至呼和浩特和哈尔滨,都有金钱豹。
4次易主,终究走向“陨落”边缘
近几年来,金钱豹的业绩不断下滑,利润也出现由盈转亏,企业在多次被转手出售。
第1次:Nice Race集团
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金钱豹进入内地市场时的母公司是Nice Race集团,在港股上市公司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曾经是Nice Race集团的控股股东。2013年,金钱豹开始亏损。许多门店还未收回成本就匆匆关闭,石家庄的金钱豹只开了半年。同年,央视曝光的“假鱼翅”事件中,金钱豹就在其中,鱼翅鲍鱼等菜品停售。
第2次: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
2011 年 7 月,袁昶平把 IPO 失败的金钱豹以 15 亿元卖给了欧洲私募基金安佰深。交易达成后不久,袁昶平即卸任。
第3次:嘉年华国际
2015年6月被二次转手给在港上市的嘉年华国际,交易价格大幅缩水至当年的2.53亿港元。据嘉年华国际披露的财报,金钱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税前亏损分别约为2.24亿元、2.08亿元,净负债分别约为3.27亿元、4.44亿元。
虽然嘉年华国际在接手金钱豹后,对其业务进行了重组,大幅关闭了亏损门店,但金钱豹的业绩并未得到好转。其2016年年报显示,嘉年华国际餐饮业务收入约为4.39亿元,餐饮业务业绩亏损约为7245万元。
2017年7月,有媒体报道,北京最后1家金钱豹自助餐厅停止营业,随后上海的餐厅也宣布关门结业,“留下一堆被拖欠3个月工资的员工,和充值金钱豹储值卡的顾客”。
第4次:Basic Astute Limited
2017年底,一纸公告宣布了嘉年华国际对金钱豹的“放手”:12月22日,嘉年华国际公告称,已将金钱豹餐厅母公司 Nice Race Management Limited的股权出售给 Basic Astute Limited。
交易公告再次披露了金钱豹的经营情况。公告显示,金钱豹餐厅2015年税后亏损3.18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57亿元),2016年税后亏损7896.70万港元(折合人民币6391.48万元);截至2017年11月30日,Nice Race Management Limited的净负债为约人民币7.12亿元(相当于约8.41亿港元)。
目前,金钱豹餐厅的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金钱豹餐厅在中国被“掏”空,有以下4个原因导致。
第一,餐饮重启资产模式的死胡同。金钱豹每家店面积达到数千平方米,动辄上千万元装修费,还一度扩张到30家店,且自助餐的采购压力大,尤其开到二三线城市,没有多少人消费得起。
第二,内部管理混乱、食品危机,崩塌由内到外,尤其是2013年爆出假鱼翅事件,重创品牌声誉,打击消费者信心。
第三,经营模式老化,年轻人不买单。两三百元的均价,即便放到今天也不便宜,在如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金钱豹理应争取到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但在如今一个个都号称“吃货”的时代,大家讲究的是吃的精致,吃的有特色。
第四,过去十几年,中国自助餐行业已经从蓝海变红海,市场小但竞争大,除了金钱豹都在力求转型。也有人认为跟吃政商饭有关,餐饮业被迫转型,但即便没有如此,多次易手的波折,金钱豹的消失可能也是迟早的事。
结语
金钱豹、俏江南、湘鄂情等高端餐饮的“陨落”,这并不意味着,高端餐饮就没有市场了。有数据显示,2016年高端餐饮增长率达到了8%。事实上,真正称得上高端餐饮是稀缺且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曾经无限风光的高端餐饮们要想转型成功就必须要真正理解“高端”的内涵。“高端”不应该是“高价格”,而是让餐饮业回归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消费体验。